中华妇产科杂志投稿 中华护理杂志投稿 医学论文发表 医学核心期刊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系指胚胎及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缺少必要的甲状腺激素(T3、T4)及碘元素,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发育障碍,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的能力同时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在新生儿期主要表现为激素水平的异常,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r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明显升高和(或)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下降。
虽然患儿的临床症状不甚明显甚至缺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肿。临床按照其程度分为克汀病(cretin)和亚克汀病(subcretin),其一致的神经损伤模式反映出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的弥漫性损害[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资料全部来自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妊娠中期单纯性宫内胎儿发育迟缓经彩超检测孕妇甲状腺血流,孕足月经我院产科住院分娩者,共计65例。孕妇平均年龄28~32岁。
1.2 研究方法
(1)妊娠中期超声测值宫内胎儿股骨长小于其妊娠周数2周以上,与临床结合(除外孕妇本身疾病、家族遗传及胎盘功能等因素影响)界定为单纯性宫内胎儿骨骼发育迟缓者,对孕妇的甲状腺进行彩超检测并记录孕妇甲状腺形态及大小。彩色多普勒调节要增加敏感度,减小取样框大小,适当减低速度标尺(PRF)。测量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取样容积一般为2~3 cm,扇扩角度θ≤25°。(2)彩超检测孕妇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测值高于正常成人上限者,取其上肢静脉血进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检验。(3)跟踪研究对象至孕足月分娩,记录新生儿身长、体重,并测量新生儿四肢长骨,重点以下肢长为主。
2 结果
妊娠中期65例研究对象检验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其中25例孕妇TSH值明显增高,并且与其宫内胎儿股骨长及新生儿身长比例呈正相关性,见表1。妊娠中期65例研究对象经彩超检测其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值均高于正常成人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值,其中41例阻力指数RI值明显升高,两侧叶上动脉血流的RI经t检验具有显着性差异,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