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699资源库
咨询热线:18957164695 客服在线时间:08:30~22:30(节假日不休息) 投稿邮箱:tougao@lw699.cn 在线投稿:非工作时间点此在线提交您的稿件

医学论文范文:血标本室温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时间:2014-11-19 10:05来源:作者:点击:
  血小板聚集测定是Born和OBrien在1962年独立发展起来的,已被公认为评价血小板功能的金标准,目前可用于监控抗血小板疗效和血小板功能亢进。但由于实验方法学、检测仪器与试剂、质量控制措施、操作人员素质多方面的影响,临床工作中获得准确有意义的血小板功能试验结果是较困难的,血标本的质量、处理温度和标本的老化在血小板分析过程中也可产生假性结果,而致实验结果在不同实验室不具可比性。本实验探讨了血标本室温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以期确定一个不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血标本室温放置时间范围,为血小板功能分析质量控制提供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随机收集2009年4月~2010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体格检查志愿者126名,男73名,女53名,年龄46~60岁,平均年龄51岁。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36例及pH测试3O例,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6O例。
 
  1.2 仪器与试剂 CHRON0一LOG MODEL700血小板聚集仪及配套试剂购自美国CHRONOLOG公司;Thermo IEC CL40离心机购自美国Thermo公司;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购自希森美康公司;ABL700血气分析仪及试剂购tl丹麦ABL公司;枸橼酸钠购自BD公司;1ml,10l移液器。
 
  1.3 实验方法
 
  1.3.1 采用血浆比浊法:空腹采集志愿者(凝血指标正常)静脉血8 ml/人,枸橼酸钠抗凝,抽血开始计时,将枸橼酸钠抗凝血轻轻混匀后,800 r/min(离心半径19 cm)离心5 min,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剩余标本4 000 r/min(离心半径19 cm)离心8 min,分离贫血小板血浆(PPP)。XE一21oo血液分析仪计数PRP血小板浓度,并将血小板浓度调至250×10。/L左右,将PRP混匀,取6只血小板聚集杯,每杯注入PRP 300 1,将PRP置于室温25℃ ,分别于1.5,4,6,8,10,24 h测血小板聚集率,加入诱导剂ADP(终浓度10 tlmol/L)或AA(终浓度0.5 mmol/L或1.0 mmol/L)反应1Omin,记录血小板聚集率,收集各组单次测定数据。
 
  1.3.2 血浆pH值测定:将上述放置1.5,4,6,8,1O,24 h的血浆,分别用ABL700血气分析仪测PH值,收集各组单次测定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土s)表示,多组测试数据之间的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应用we1ch法或Dunnett’S T3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见表1。室温放置1.5~24 h,对pH,ADP和AA诱导聚集有明显的影响。pH值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大;ADP诱导聚集率随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1.5h组与4 h组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h组与6,8,10,24 h组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5);AA诱导随标本放置时间延长而不聚,血小板对AA敏感性降低,常规AA 0.5 mmol/L浓度下,1.5 h组与4 h组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h组与6,8,10,24 h组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PRP放置4 h有1例不聚;6 h有7例不聚,2例延迟聚集;8 h有18例不聚。在AA 1.0 mmol/L浓度下,8 h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明显,标本放置1.5 h组与4,6,8 h组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3 讨论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5一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还有支持和营养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脆性减少。如果血小板质、量异常,特别是血小板功能异常,会导致出血倾向。故血小板功能检查如血小板聚集实验有助于出血疾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血标本经病区护士采集(大医院一般在凌晨5~6点),再送人实验室(一般在上午8点以后),再经实验人员2次离心分离PRP和PPP,计数PRP血小板浓度、配制实验所需浓度上机得出结果,至少在采血3 h之后或更长时间。在这期间,标本血细胞包括血小板在体外也进行新陈代谢,随时间延长渗透压、pH值等变化,标本发生老化。故本实验观察室温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标本采集后立即入实验室,经离心、计数、配制等实验前准备,1.5~24 h上机检测结果。实验发现,随血标本放置时间延长,pH 由于血标本中CO。不断逸出而值增大;血小板对诱导剂敏感性降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而可能致临床医生误判患者血小板功能或抗血小板药物疗效。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随时问延长而逐渐降低,4 h后聚集率明显下降;AA诱导血小板聚集,呈“全或无”式(即聚集则呈全量式聚集,否则就不聚),随放置时间延长,越来越多标本血小板不聚集,0.5 mmol/L AA诱导血小板聚集从4 h后一些标本不聚集而聚集率明显降低,1.0mmol/L AA诱导血小板聚集8 h后聚集率明显降低。据文献报道,0.5 mmol/L 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比1.0 mmol/L 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稍低,但它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在临床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中,如标本时间放置稍长(8 h内),可用较高浓度AA(1.0~2.0 mmol/L)诱导聚集,也可得到较可靠的检测结果(只限AA诱导血小板聚集)。
 
  综上所述,血小板功能实验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加强对其分析前质量控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随标本放置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AA诱导聚集率随标本放置时间延长而降低或不聚,终浓度10/lmol/L ADP,0.5 mmol/LAA诱导聚集应在采血后4 h内完成;标本放置时间长,AA和ADP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可能与标本老化、pH过高有关。
 
  本文是由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