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发表 临床医学论文 医学毕业论文
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
2.1 虚寒
此类患者气血生化不足、饮食不节或疲劳过度导致脏腑虚寒,则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1]故见月经周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阳虚胞宫,胞脉失于温煦濡养,故经行腰膝酸软、心悸、气短、懒言、小腹隐痛,得热即轻,色淡 、苔薄、脉沉迟无力。 治疗方法:养血调经,温经扶阳。四物汤加味: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吴茱萸、肉桂、干姜、玄胡、香附方中熟地、当归养血补血,川芎调和血气,白芍、香附调经缓急止痛,吴茱萸、肉桂、干姜、玄胡散寒止痛共奏调经之效。
2.2 热郁痛经
女子热内扰冲任,迫血提前而行,郁阻不畅,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偶有小块,腹痛拒按,以少腹二侧为重,尿黄赤或大便结、舌红、苔黄、脉弦。 治疗方法:清热调经。四物汤加味:生地、白芍、川芎、当归、黄连、黄柏、山枝子、知母、大黄,方中重用生地清热凉血,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调和血气,黄连、黄柏、山枝子、知母泻三焦之火,大黄通便泻火,寒凉药非经期所宜,但即属血热妄行, 故遇寒则止[2]。(若月经过多者则去川芎)诸药合用,收效甚佳。
2.3 血虚痛经
营血虚少,冲任气血不足,故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神失养,心悸乏力,皮肤不润,经行错后,量少,经行小腹绵绵作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疗方法: 补血调经。 四物汤加味组成: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首乌、黄精,方中四物汤重用熟地、当归补血调经。首乌[3]滋养肝肾,填精益血,黄精[3]补诸虚,填精髓,髓为血之源,故临证贵在掌握病机,灵活施治,在补血调经方面有独特确切卓着的功效。
2.4 气滞痛经
血为气滞,冲任气血运行受阻,血海不能按时满溢,故经行延后,量少、色黯红有块,小腹胸胁胀痛不适。精神抑郁,脉弦,苔白。
治疗方法:理气行滞,活血调经。四物汤加味: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川楝子、小茴香、青皮、乌药、香附,方中熟地、当归养血活血调经,川芎通调滞血,乌药理气行滞,香附疏肝理气。青皮理气行滞,川楝子理气活血,白芍缓急止痛,小茴香温中和胃,以增强脾胃纳运之功能为佐入方中,常收出奇制胜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