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医学论文发表 医学护理论文
由紫癜的临证表现辨病位及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现代医学根据其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分为皮肤型、腹型、关节型、肾型四型。祖国医学尚未建立统一的分证标准,但目前大多分为风热伤络型、血热妄行型、气不摄血型、阴虚火旺型、肝肾阴虚型等。作者认为,只有明确分证思路才能形成辨证的、系统的、科学的治疗方法,从临证表现入手,分证如下。
2.1 上焦证
发病急,常伴有外感症状,如发热,咳嗽,全身不适等。紫癜色鲜明,为斑丘疹,大小形态不一,好发于下半身,出没无常,反复发作,常伴有瘙痒,舌质红或淡红,苔薄黄、薄白或微腻,脉浮数。分析:感受外邪,卫表失和则见外感症状;肺主皮毛,则紫癜多只见于皮肤;风性善行数变,则紫癜出没无常、伴有痒感。本证与现代医学中的皮肤型紫癜基本吻合。
2.2 中焦证
(1)起病急,平素嗜食肥甘或饮食无度,紫癜遍布,色鲜红,口气臭秽、腹痛、腹胀、便秘,有鼻衄,齿衄,便血,舌质红,苔黄,脉滑数。(2)紫癜遍布,色深红,消退较慢,关节肿痛,腹胀痞满,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舌淡红或淡白,苔白腻或黄腻,脉缓或濡。 分析:脾胃素虚、或饮食不节等均可使脾胃蕴湿生热,热迫血溢发为紫癜,脾胃运化功能失司,而见腹胀、便秘,或腹胀痞满、纳呆便溏,神疲乏力等;脾主四肢,湿邪留恋关节而见关节肿痛,与现代医学关节型紫癜基本吻合,热邪灼伤肠络则见便血、腹痛等,与现代医学腹型紫癜基本吻合。
2.3 下焦证
紫癜反复发作,迁延日久,色暗淡,尿血,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分析:病久或中焦证传至下焦而见尿血,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等肝肾阴虚证,此证与现代医学的肾型紫癜基本吻合。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是一种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双下肢皮肤紫癜,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尿血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多发生于2~8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居多。该病属中医“血证”范畴,并与“葡萄疫”、“肌衄”、“紫癜风”、“斑毒”等病证相似。因其辨证论治多样化,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
总之,紫癜表现是多样的,在辨证上,只有辨清主次、综合分析、整体把握才能明确病位、准确地指导治疗。此外,在上三证概括的基础上,紫癜的分证并不是停滞的、静止的,亦可按照三焦传变的规律而变,如上焦证传至中焦、中焦证传至下焦或上焦证未传而愈(轻)、上焦直中下焦(重)等,应“谨守病机”,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