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病理种类繁多,目前国际上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瘤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一般良性肿瘤完全切除可以达到较好疗效,恶性肿瘤则预后不佳。肿瘤切除术后一般采用药物化疗,从而抑制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J。运用药物和基因治疗有效抑制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加速其凋亡、死亡,是目前国内外治疗淋巴细胞瘤的重点研究方向,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我们采取存活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树突状细胞,并将其注入淋巴瘤细胞培养液,抑制淋巴瘤细胞的生长、繁殖,效果显著,现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单盲方法选取性成熟的健康小鼠120只,其中雌性小鼠49只(40.83%),雄性小鼠71只(56.17%),体质量20.0~22.0 g,46~58日龄。各小鼠生长及饮食状况良好,无鼠痘、小鼠眼病、腹泻、便秘、皮肤过敏、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等疾病。
1.2 实验方法将含有马兜铃酸的雪胆胃肠丸(昆明生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385)研末,用适量0.9% 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调配,并按每10 g体质量注射2 ml的比例进行静脉注射,诱导小鼠患淋巴细胞瘤,每天2次,持续4周。4周后取小鼠淋巴细胞进行镜检,确定小鼠患淋巴细胞瘤后,取出小鼠淋巴细胞瘤组织在适宜温度下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培养3 d后将每只小鼠的细胞培养液均分为2组,对照组细胞培养液给予常规抗肿瘤药物继续培养,观察组细胞培养液按3:1的比例加入存活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的树突状细胞培养液,培养7 d后,观察2组淋巴瘤细胞培养液中瘤细胞生长与繁殖情况。树突状细胞取自人外周血,收集培养1周后加入重组腺病毒,培养48 h后筛选出含存活蛋白基因的腺病毒方可用做载体。
1.3 疗效评价标准 体外细胞培养周期完成后,单位体积内瘤细胞死亡率/>80%则为显著有效,单位体积内瘤细胞死亡率≥60% ~80%则为有效,单位体积内瘤细胞死亡率I>40% ~60%则为缓解,单位体积内瘤细胞死亡率<40%则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著有效率、有效率和缓解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2组瘤细胞培养液中瘤细胞死亡情况比较观察组60% ~79% 、80% ~100%瘤细胞培养液中瘤细胞死亡率分别为40.83%和29.17%,对照组60% ~79%、80% ~100%瘤细胞培养液中瘤细胞死亡率分别为14.17% 和3.33%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2组抗瘤情况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显著有效率分别为40.83%和29.17% ,对照组有效率、显著有效率分别为16.17% 和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67%(P<0.01)。
3 讨论淋巴细胞分布于机体的细胞器官和组织,是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构成保护机体健康的淋巴系统免疫屏障。良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淋巴结增生、肿大,一般不存在淋巴结转移 j。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主要为淋巴瘤细胞转移并侵犯临近、甚至远隔的器官组织,此时的淋巴瘤即使不突破包膜,也会侵人肿瘤深部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随着血液和淋巴液进行扩散,因此,淋巴瘤特别是恶性淋巴瘤对机体免疫系统破坏极大,预后往往不良。
存活蛋白属于凋亡抑制蛋白,主要分布于多个亚细胞器中,它在受到外界或来自机体自身的刺激时可释放到胞质中从而抑制细胞凋亡,阻止细胞死亡的发生,众多研究 卜m 数据显示,存活蛋白的某些编码蛋白是肿瘤较为理想的抗原,它在疾病时的表达能有效增强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基因载体是基因导人目的细胞的工作,目前基因治疗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载体主要包括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非病毒载体和病毒载体,近年来,由于重组腺病毒载体优势明显,已受到广泛运用”。重组腺病毒质粒酶切、线性化、纯化后感染树突状细胞,即完成含存活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完成构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因含有存活蛋白基因,即含有肿瘤抗原,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抗原蛋白的表达,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其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可用于抗肿瘤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淋巴瘤细胞培养液中瘤细胞不同比例死亡率较对照组均偏高,比较2组抗瘤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能有效抑制瘤细胞的生长、繁殖。
综上所述,存活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能有效刺激机体T淋巴细胞增殖,增强抗瘤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能有效抑制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好且显著地抗瘤疗效,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本文是由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