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699资源库
咨询热线:18957164695 客服在线时间:08:30~22:30(节假日不休息) 投稿邮箱:tougao@lw699.cn 在线投稿:非工作时间点此在线提交您的稿件

复方米非司酮的避孕效果研究-浙江实用医学网上投稿

时间:2012-06-27 11:13来源:作者:点击:
浙江实用医学网上投稿    中华医学投稿      浙江医学杂志投稿      医学论文发表
  复方米非司酮由米非司酮及双炔失碳酯组成,两药都可作为孕酮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使子宫内膜的蜕膜化无法维持。诱导子宫内膜腺体变性,导致内膜与着床不同步,从而使受精卵不能着床,动物实验也证实两药并用有协同作用[2]。米索前列醇具有对子宫平滑肌和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作用,增加子宫壁的张力和子宫内压作用,也具有软化松弛宫颈的作用。与复方米非司酮配伍序贯使用,可促使和诱发子宫收缩,用于催经止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接收标准
  (1)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年龄在20~45岁;(2)有自发的有规律的月经周期(24~40天);(3)在无避孕性生活已超过120 h,或有多次无避孕性生活;(4)接收对象处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内,均未超过预期月经日;(5)尿妊娠试验阴性;(6)愿意参加本课题研究,并配合定期随访;(7)在本周期愿意避免再次同房或同房时正确使用屏障避孕法;(8)近期终止激素避孕,或有过人工流产,在本次月经周期前应至少有一次自发的、正常期限的月经周期。
  1.1.2  排除受试者标准
  (1)不能确定末次月经的日期;(2)已经超过预期月经;(3)尿HCG试验为阳性;(4)哺乳期;(5)在本周期中已经使用其他口服避孕药;(6)对复方米非司酮或米索前列醇过敏,或有过敏倾向;(7)有使用复方米非司酮禁忌证如肾上腺病变、甾体依赖性癌或前列腺素使用禁忌证,如心脏病、青光眼、严重贫血、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8)若避孕失败,打算继续妊娠。
  1.1.3  受试者无避孕性生活情况  285例对象中58例(20.3%)有过1次无避孕性生活,2次以上无避孕性生活227例(79.7%),2次以上无避孕性生活且最后一次性生活距紧急避孕时间超过120 h的受试者187例(65.6%)。
  1.2  用药情况
  受试者被接受后,即在医生指导下在门诊首次空腹顿服复方米非司酮片(每片含米非司酮30 mg,双炔失碳酯5 mg)2片;并于第48 h用同样的方法服米索前列醇片0.4 mg,随访日在预期下次月经后10天内,做尿HCG试验,记录阴道出血情况、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等,随访至月经来潮后10天内结束。若出血量较平时多,嘱立即随诊。若超过7天无出血发生,尿HCG试验为阳性,则进一步做超声检查,根据胎囊的大小估计妊娠的周数,并指导其行人工流产。
  2  结果
  285例中,妊娠5例,失败率(实际妊娠率)为1.8%。其中1例为3次无避孕性生活,3例为2次无避孕性生活,1例为1次无避孕性生活,且采用紧急避孕的时间均已超过120 h。4例妊娠者服药时处于黄体早期,1例妊娠者服药时处于黄体中期;3组组间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
  用药后月经的变化
  (1)在285例受试者中,月经来潮已结束256例,占89.8%;月经来潮尚未结束24例,占8.4%;未来潮(妊娠)的5例,占1.8%,经检验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出血时间从服用复方米非司酮开始计算,黄体早期组出血开始时间早于其他两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持续时间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285例受试者中5例妊娠,妊娠率为1.8%;与肖碧莲[3]报道的1.0%~6.1%妊娠率(失败率)相似。其中1例为3次无避孕性生活,3例为2次无避孕性生活,1例为1次无避孕性生活,且采用紧急避孕的时间均已超过120 h。本研究观察黄体3个周期的月经变化,280例均在观察期内月经来潮,平均开始出血时间为(2.58±0.73)天,其中黄体早期开始出血时间最早,经检验,3组间差异有显着性,可能是由于复方米非司酮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LH峰,阻止排卵,使黄体溶解。同时,复方米非司酮与子宫内膜的孕酮受体结合,使内膜孕酮受体水平急剧下降,内膜组织学发生孕酮撤退样变化。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