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699资源库
咨询热线:0571-86038286 客服在线时间:08:30~22:30(节假日不休息) 投稿邮箱:tougao@lw699.cn 在线投稿:非工作时间点此在线提交您的稿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写作指导 >

中药复方制剂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分析-神经外科护

时间:2014-04-24 14:46来源:作者:点击:
神经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神经外科护理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医学护理论文
1材料
  Wistar大鼠,雄性,体质量150~250 g(军事医学科学院第四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L-DMEM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胎牛血清(FCS,美国Hyclone公司),胰蛋白酶(Difco),乙二胺四乙酸(EDTA,天津联星试剂公司),BrdU (Sigma公司),CD44、CD34免疫组化试剂盒(天津联星试剂公司),BrdU石蜡切片免疫组化试剂,VEGF免疫试剂盒及ELISA试剂盒,中药心复康。
  2 方法
  2.1  BMSCs体外分离培养和BrdU标记本实验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培养并纯化BMSCs,大鼠脱颈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双侧股骨、胫骨,适量D-Hank's液冲洗骨髓,100目筛网过滤,采用Percoll分离液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将密度为1.073 g/ml的Percoll预先置于试管的底部,然后按照1∶1的比例沿管壁缓慢滴加骨髓悬液,1 800 r/min离心20 min,收获位于界面层灰白色的单个核细胞,用L-DMEM离心洗涤2次,800 r/min离心5 min。以3.0×105/cm2的密度接种于L-DMEM完全培养液,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8 h后首次换液,以后每隔3 d更换1次培养液,2周后细胞长满80%瓶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传代培养:将原代细胞瓶内的培养液弃去,D-Hank's液冲洗2次,以去除培养液中的血清,加入2.5 g/L胰蛋白酶和0.2 g/L乙二胺四乙酸消化细胞,显微镜下观察,控制消化时间。细胞收缩变圆时,立即加入含少量血清的培养液终止消化,用弯头吸管轻轻吹打细胞,收集细胞悬液,8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加入完全培养液充分吹打成单细胞悬液,按1∶3传代接种于75 cm2培养瓶内,待细胞铺满瓶底后依上法传代。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选用生长状况良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SABC法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44+、CD34-的细胞即为所需细胞,实验发现第3代获得BMSCs的纯度超过95%[3,4],实验用第3代细胞。
  BrdU标记:每日观察原代及传代的细胞生长状况,需加BrdU的培养瓶中预先加入0.5 cm×1.0 cm无菌玻片,当细胞铺满瓶底50%时加入BrdU溶液10 μmol/L(BrdU 50 mg;二甲基亚砜0.8 ml;水1.2 ml)分别孵育24,48,72,96 h。取出玻片,用PBS冲洗,4%多聚甲醛固定15 min,进行Brdu免疫组化染色(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2.2  动物模型制备
  同基因型雄性Wistar 大鼠,190~210 g,乙醚吸入麻醉。颈部正中切口,插入气管套管,行呼气末正压通气,标准肢体II导联记录心电图。在胸部左侧约0.5 cm处第4、5肋间切开皮肤,钝性剥离肌肉层,剪开心包,暴露心脏,以左冠状动脉主干为标志,在左心耳根部下方2 mm处用无创小圆针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手术15 min,心电图S-T段呈单向曲线,术后两周HE染色见明确梗塞区示手术成功。
  2.3 BMSCs移植移植前
  48 h在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0 μmol/L 的 5-溴脱氧尿核苷(Brdu)对移植细胞进行标记。胰酶消化,PBS反复冲洗、离心(1 500 r/min,5 min )2 次,加入 PBS 液调整细胞浓度为2×106/ml。治疗组手术结扎冠状动脉15 min后,再次打开胸腔,暴露心脏,用结核菌素注射器吸取1 ml细胞悬液,分别于结扎区和附近心肌组织分5点注射细胞,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注射完毕后,关闭胸腔,并注射两天青霉素。
  2.4 动物分组实验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n=10),只开胸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模型组(AMI组,n=10):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单纯细胞移植组(B组,n=10):手术后15 min,注射培养的BMSCs;中药联合细胞移植组(X+B组,n=10):手术后15 min移植培养的BMSCs,并按体表面积法计算中药剂量的10倍(81 g·kg-1·d-1)灌胃2周。
  2.5 中药制备将中药心复康(由西洋参、白术、枸杞子、女贞子、土鳖虫等组成)置于砂锅中,加入相当于药材体积5倍的自来水浸泡1~2 h,煮沸30 min,滤过药液,再加入3倍量的自来水继续煮沸20 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将药物浓缩至200 ml备用。
  2.6 指标检测
  2.6.1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检测术后2周大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2 ml,室温静置20 min,3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15 cm,小心吸取血清置-70℃冰箱保存待测。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以pg/ml表示血清VEGF含量。
  2.6.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用病理图像分析仪测VEGF平均光密度指标判定标准:心肌组织中VEGF表达:以心肌细胞胞浆内或细胞外基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判定标准。免疫组化阳性反应强度,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阳性反应强度用IOD值表示, IOD值=阳性反应面积/平均光密度。
  2.6.3  移植细胞存活率和心肌微血管密度检测处死动物,以结扎线为标志,每隔3 mm取大鼠心脏横断面,每只大鼠心脏取材3块组织,制成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梗区Brdu阳性移植细胞数和CD34+新生血管数(操作按试剂盒说明进行)。Nikon光学显微镜400×视野下,每个组织切片随机选取10个视野,分别计算BrdU阳性移植细胞数和CD34阳性的血管数量,取10个视野平均值。相互分离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簇、内皮细胞条索均按1个微血管计数,管腔大于8个红细胞大小,且带有较厚肌层的血管则不予计数。
  3 结果
   BMSCs分离和培养分离接种的细胞镜下呈圆形,大小不一,数目较多,48 h后贴壁,8~9 d后大部分细胞变成长梭形,少部分呈多角形。此期的细胞生长迅速,互相连接。传代培养2~3代后,细胞形态变得较为一致,呈纺锤形、梭形、多角形,增殖迅速,集落之间相互靠近,融合后呈漩涡状。至培养的第12天左右细胞达到80%~90%融合,此时已传至第3代,细胞形态成较一致的长梭形。将此时的细胞收集用于细胞移植实验(见图1~3)。
   BMSCs标记骨髓间充质细胞培养至40%~50%贴壁时加BrdU,在培养过程中,BMSCs呈纺锤形,可以贴壁生长、增殖。第8天,培养瓶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呈纺锤形的间充质干细胞。各标记组均见BrdU阳性细胞, BrdU阳性反应物位于细胞核,呈棕色、颗粒状或弥漫性分布。标记组可见BrdU标记的细胞。未标记对照组未见阳性细胞。各组观察200个细胞,记录BrdU阳性细胞的数目。结果可见标记24,48,72 h各组之间细胞阳性数明显增加,我们选用标记72 h作为最佳标记时间进行后续试验,标记率>96%,能够满足实验需要。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