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699资源库
咨询热线:0571-86038286 客服在线时间:08:30~22:30(节假日不休息) 投稿邮箱:tougao@lw699.cn 在线投稿:非工作时间点此在线提交您的稿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写作指导 >

《腹腔镜外科杂志》呼吸训练器对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的应用

时间:2014-04-24 14:44来源:作者:点击:

  腹部手术时由于横膈向上移动,手术操作时刺激部分肋间神经以及中心静脉压增高,使胸腔容积减小,导致肺顺应性降低,加之手术后胃肠胀气等对膈肌、胸腔、肺部所产生的影响较大,致使呼吸功能需在术后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改善术后呼吸的方法之一,是术前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我科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行系统呼吸功能锻练,大大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0年8月一2012年12月在我科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130例。其中男85例,女45例;年龄65~89岁。病例纳入标准:①有腹部手术适应症;②年龄大于65岁;③ 自愿完善各项检查。

  排除标准:①长期吸烟;②术前存在慢性肺部疾病合并肺功能减退及心脏病;③ 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人选对象随机分为呼吸功能训练组78例和对照组52例。2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肺功能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05)。

  1.2 方法

  1.2.1 术前呼吸功能训练方法手术前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每位患者均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方法:将呼吸训练器垂直摆放,保持正常呼吸,含住咬嘴吸气,以深长均匀的吸气流使浮子保持升起状态,并尽量长时间的保持,然后移开呼吸训练器呼气。不断重复上述操作训练1O~15 min后,以正常呼吸休息,4次/d。

  1.2.2 观察指标本研究观察指标为:① 呼吸机使用时间;②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③二次插管发生率。肺部感染标准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主要是白细胞计数)和痰培养。

  1.2.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呼吸功能各项指标采用(z±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2 结 果功能训练组患者术后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39±0.21)h,而对照组为(1.83±0.35)h,2组比较对照组使用呼吸机的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显示,功能训练组的肺部感染及二次插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呼吸训练器是一种可提高呼吸功能的新型理疗辅助用品,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该产品携带方便、经济、使用简单、容易掌握。通过吸入空气,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使胸廓增大,肺随即扩张,肺容量增大,从而帮助患者恢复肺功能。呼吸训练器上标识有600 CC,900 CC,1 200 CC 3个容量,表示球达到顶部时所对应的吸气容量,通过仪器上的刻度,可以知道肺功能的恢复情况。患者如能使3只球都升起至顶部,则表示肺活量接近正常。手术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通气量,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从而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术前可用此仪器进行训练测试,术后再利用该产品进行恢复训练,每次训练10~15 min,4次/d。

  腹部手术对肺功能影响较大,上腹部手术后由于肺容积、膈肌功能、气体交换的改变和肺防御机制的减弱等变化可持续7 d或更久。因此,术前积极改善肺功能,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拟行腹部大手术的患者,术前均应行呼吸功能锻炼,呼气肌群的主动参与能促进肺内残留气体的排出,减少死腔通气量,从而增加肺活量,保障有效通气,充分供给机体所需要的氧气[3呼吸训练器的应用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呼吸训练器训练前,应先由护士进行专门示范指导,对于年老及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手把手示教,每一步骤反复演示,并训练到位。训练前,首先向患者讲解有关腹部手术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改善呼吸功能的必要性,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并与患者一起制定训练计划;训练时及时给与正确指导,直至患者掌握。

  另外,为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需在确定手术后即开始训练。本研究表明,呼吸训练器训练能提高腹部手术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本文节选自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