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699资源库
咨询热线:18957164695 客服在线时间:08:30~22:30(节假日不休息) 投稿邮箱:tougao@lw699.cn 在线投稿:非工作时间点此在线提交您的稿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持续性变

时间:2013-12-16 14:18来源:作者:点击: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在全球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可发生于任何一个年龄段。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严重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学习、工作、社交和文娱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一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等,或与变应性结膜炎同时发生。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改善鼻堵症状为主的鼻部症状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首要方面,同时还要尽可能缓解过敏症状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不仅能改善鼻堵症状,同时还能不同程度地缓解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等鼻部过敏症状。为部分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目前临床治疗比较困惑的情况下又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所行鼻中隔矫正的患者中,筛选出168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 回顾分析病历记载中的疗效评估表,笔者认为应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在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所行鼻中隔矫正的患者中,筛选出168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治疗开始前给患者充分讲解变应性鼻炎目前最前沿的治疗方法、鼻中隔偏曲与变应性鼻炎关联性、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意义等,依据患者意愿自行选择,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人数均为84例。对照组男46例,女38例;实验组男44例,女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9年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_3 ,均被诊断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且2组患者的入组条件无统计学差异(P> 0.05),确保该实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海南普利制药)5mg/次,1次/d,持续用药3周。
 
  同时鼻腔局部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1揿/侧,2次/d,持续鼻腔局部喷药3月。
 
  实验组患者均行鼻内镜辅助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取仰卧位于手术台上,全麻成功后,头部稍抬高15。,常规消毒铺巾。在鼻内镜的监视下,于左侧的鼻前庭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前方约5ram处作“L”型切口,切透至软骨,在黏软骨膜及鼻底的黏骨膜下充分剥离,完全暴露偏曲部软骨及骨质。在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交界处切开进入对侧黏骨膜下,同法将对侧黏骨膜广泛分离。彻底切除偏曲的骨质,一并将部分筛骨垂直板切除,仅保留距鼻顶部0.5cm宽的筛骨垂直板,用骨凿凿除上颌骨鼻脊,鼻中隔软骨无论偏曲与否一律作“井” 型切除,该法保证了鼻中隔回复正中平直的正常解剖结构的同时又可有效防止鼻部塌陷。充分止血,缝合左侧的鼻前庭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切口。双侧鼻腔填塞涂裹有四环素眼膏的膨胀止血海绵,然后用注射器向膨胀止血海绵内注射生理盐水10~15ml左右,使膨胀止血海绵尽可能的膨胀而达到压迫止血的作用,于术后48h取出塞膨胀止血海绵,术后3周内定期行鼻腔清理、换药。3周后开始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行鼻腔喷雾治疗。
 
  1.2.2 随访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主要以门诊复查为主,离院较远的患者以电话问卷调查的方式随访,随访日期定为3、6个月和1年,并建立个人档案便于对比,随访率100 。
 
  1.2.3 评价标准 变应性鼻炎疗效评价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标准,但症状评分对于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估均有重要意义。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一种主观量化的症状评估指标,已在多种疾病包括鼻炎症状严重程度评估中成功应用,我们采用此法对治疗前后的总体症状和鼻部分类症状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
 
  2 结 果两组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并得到随访3、6个月和1年,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每个相同时间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
 
  3 讨 论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具有可行性。首先,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腔解剖结构异常,至鼻腔通气引流障碍,鼻腔黏膜长期受到不平衡空气及炎性分泌物刺激,增加了偏区侧鼻腔黏膜接触变应原的机会,通过鼻腔内复杂多变的神经反射产生相关的I临床症状。而鼻中隔矫正手术常可完全纠正鼻腔解剖结构异常,从而降低了气流对鼻腔黏膜不均衡的刺激,引流通畅后鼻腔分泌物潴留减少,降低了鼻黏膜接触变应原的机会,减弱了鼻腔内复杂多变的神经反射,从而达到缓解甚至使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完全收敛的临床效果_6]。其次,鼻黏膜的血管舒缩和腺体分泌在变应性鼻炎的病理改变中起着主要作用,其主要受筛前神经和翼管神经内的副交感部分调控。当鼻黏膜接触变应原时,两侧鼻腔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增加了腺体分泌,引起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等临床症状。
 
  鼻中隔矫正手术时应广泛剥离双侧鼻中隔黏软骨膜及黏骨膜上至鼻顶部,下达鼻底部,尽可能的破坏鼻中隔黏软骨膜及黏骨膜调控神经,如鼻中隔筛前神经分支等,切断了异常的神经反射,降低血管张力,减少腺体分泌,从而改善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病理过程。最后,术后鼻腔黏膜组织瘢痕形成及鼻腔的堵塞,不仅对鼻腔黏膜内分布的神经末梢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而且还影响了神经传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病理性的神经反射过程,从而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甚至达到使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完全收敛的临床效果。
 
  常规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差的可能原因鼻中隔偏曲等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情况下,对鼻腔通气引流产生影响,鼻腔炎性分泌物得不到很好的引流,增加了鼻腔抗原的蓄积,另外使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行鼻腔局部治疗时,因鼻中隔偏曲的存在,无论是偏曲侧还是对侧鼻腔对药物的进入均会产生阻碍,使得每次治疗时的药物剂量减少, 同时进入了鼻腔的药物所分布的范围和深度受限,削弱了药物的药理作用。而且由于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腔解剖结构异常,至鼻腔通气引流障碍,鼻腔黏膜长期受到不平衡空气及炎性分泌物刺激,副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增加,可引起感觉神经反射异常,导致有关临床症状的产生。
 
  变应性鼻炎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在鼻部局部的表现,属于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性症状性疾病 。依据我院结果及复习相关文献,笔者认为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其疗效优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同时鼻中隔矫正术对患者鼻腔局部损伤甚微,术后恢复快。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文节选自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