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医学论文 关于医学的论文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医学论文
1 材料
1.1 药物芩连术苓散(批号20051022)由张仲景国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20 g/袋,每日临床推荐用量为40 g。实验前将本品配制成可供小鼠灌胃的最大浓度混悬液,每毫升相当于1.3 g生药。
1.2 动物KM小鼠,一级,7周龄,体质量18~22 g,♀♂各半。南阳实验动物养殖场提供。
2 方法和结果
2.1 预实验[2] 在进行正式实验之前,我们首先做了预实验,以便为正式实验提供依据。
小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各半。
给药组:以本品可供灌胃的最大浓度(1.3 g生药/ml)、小鼠灌胃可承受的最大体积(0.8 ml/20 g体重),做一次灌胃给药。灌胃前禁食不禁水14 h,给药后常规饲养,观察3 d。
对照组:灌胃等量饮用水,余同给药组。
结果:小鼠全部存活,灌胃给药无法测出本品的半数致死量(LD50),提示该药是安全的。
2.2 正式实验一日最大给药量测定[3]。
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各半。
给药组:以本品可供小鼠灌胃的最大浓度(1.3 g生药/ml),一次灌胃0.8 ml/20 g体重,连续2次,间隔6 h。灌胃前禁食不禁水14 h,间隔期间不供食,给药后常规饲养,观察7 d。
对照组:灌胃等量饮用水,余同给药组。
结果:① 给药前和给药后的第1,3,5,7天,分别测小鼠食量和体质量,数据以 ±s表示,进行Paired-Samples T test,用Mis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 10.0处理,结果见表1~2;② 观察给药后小鼠的外表行动,反射活动,饮水量,大、小便情况,结果见表3。
3 结果
乳婴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症,若不及时控制,则可能导致患儿发育障碍,卫生部已将其列为儿科重要“四防病”之一。其中湿热型最为常见,且病程绵长迁延,治疗困难。本课题组根据临床经验,提出“婴病调母法”,以黄芩、黄连等为主药组成“芩连术苓散”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1]。
实验结果表明,芩连术苓散急性毒性很小,通过灌胃给药无法测出LD50。其一日最大给药量为2.08 g生药,折合成人(50 kg)推荐临床日用量为130倍。一般认为[4],按体重计算,小鼠1d最大给药量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100倍以上则较为安全,可以提供临床研究试用。实验观察发现,小鼠灌胃后在食量、增重、粪便及精神状态方面,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一定的异常。灌胃后,给药组体重增加比对照组略少,但不明显(P>0.05)。3 d内,给药组食量明显减少(P<0.01);至第5天,食量渐趋正常(P<0.05);7 d后,食量恢复正常。我们分析原因,除满负荷灌胃操作刺激外,药物本身也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小鼠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