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699资源库
咨询热线:0571-86038286 客服在线时间:08:30~22:30(节假日不休息) 投稿邮箱:tougao@lw699.cn 在线投稿:非工作时间点此在线提交您的稿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写作指导 >

《海南医学》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血气、血浆BNP与D一二

时间:2014-04-25 10:52来源:作者:点击: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可逐步发展至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导致慢性肺心病,在我国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常反复急性加重,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患者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COPD患者老年人居多,急性加重期肺功能检查往往不易获得配合,而血气分析中PaO 、PaCO,水平基本体现了COPD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可反映肺心病患者心功能情况;此外,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称血栓前状态,被认为与肺动脉微小血栓的形成有一定关系;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如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能够反映慢性肺心病患者的高凝状态。本文收集我院2009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5例与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26例,观察患者血浆BNP、D.二聚体、血气分析PaO 、PaCO 及血液流变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探讨其与肺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互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3年2月住院的COPD导致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67±9.1)岁,AECOPD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69±10.6)岁,所有COPD及肺源性心脏病病例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学组修订的COPD诊治指南的诊治标准 和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1977年修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且各组在治疗前两周均无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血药物,且无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疾病。入组的5l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胸部CT、心电图、血气分析、实验室检查等,分别诊断为AECOPD和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即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血浆BNP、D一二聚体、全血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CEA、AFP、PT、心肌酶学、胸片或肺部CT、心脏彩超等检查。并予以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舒张气道、祛痰、根据病情予以无创机械通气、控制心力衰竭、控制心律失常等。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电解质、动脉血气、血浆BNP、测定凝血功能(PT,APTF、TT)、D.二聚体、全血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VBG)、心肌酶学,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血浆BNP、D 二聚体、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的变化。

  1.4 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不同指标之间相关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和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PaO 、PaCO2、血浆BNP、D一二聚体、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比较见表1。治疗前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BNP、D一二聚体水平、PaCO 、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明显升高,PaO:明显降低,且血浆BNP、D.二聚体、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与PaO:呈负相关(r=一0.588、一0.557、一0.601、一0.495、一0.385,P<0.05),与PaCO 呈正相关(r=0.566、0.427、0.406、0.381、0.522,P<0.05);血浆BNP与D一二聚体水平、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呈正相关(r=0.636、0.712、0.559、0.531,P<0.01)。治疗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BNP、D.二聚体水平、PaCO 、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明显降低,PaO 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血浆BNP、D.二聚体水平、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与PaO 仍呈负相关(r=一0.517、一0.525、一0.588、一0.453、一0.409,P<0.05),与PaCO 仍呈正相关(r=0.508、0.421、0.398、0.397、0.412,P<0.05);血浆BNP与D.二聚体水平、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呈正相关(r=0.641、0.695、0.548、0.556,P<0.01

  3 讨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肺心病,在我国较为常见,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增高,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肺心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肺部的反复感染,不但使血浆粘度增加,且使红细胞聚集率增加;机体长期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导致继发性红细胞生成增多,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低氧血症刺激引起全身血管痉挛收缩,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和血容量增多。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循环动力学障碍,大多数患者血液呈高凝或血栓前状态,常易形成肺细小动脉血栓,导致不良预后。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原特异性降解性产物,血液中的D.二聚体是特异性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之一,其水平的增高不仅可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存在,而且也间接地反映凝血酶活性的增强,对慢性肺心病高凝状态的诊断、疗效观察具有应用价值。肺心病患者由于肺血管收缩、肺血管的重塑,存在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血液呈高凝和高粘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可出现异常,血浆D一二聚体、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水平升高。研究发现,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尤其是恶化期发生肺梗塞和DIC的可能性更大,并成为最终导致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本文显示,本组26例AE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PaCO均有所升高,PaO有所降低,表明COPD患者已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25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PaCO 等升高,均明显高于COPD组,而PaO:则显着低于COPD组,其血浆D.二聚体、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的升高与体内缺氧及CO,潴留一致,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在积极控制感染、纠正缺氧、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平衡失调,病情稳定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水平有所降低,但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仍明显高于COPD组。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又称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属于利钠肽家族,它不仅具有排钠、排尿、舒张血管的作用,还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对稳定心血管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BNP主要是在左心室分泌出的肽类激素,是在左心室室壁压力和张力的增加时分泌,通过拈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发挥利尿、利钠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在预测心血管事件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表明 ,血浆BNP检测是非侵入性早期诊断肺动脉高压的强有力指标;BNP水平与平均肺动脉压、肺循环血管阻力及右房压力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价肺动脉高压的参数之一,且血浆BNP是检测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一种方便、及时、准确、有效的方法。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由于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长期缺氧和CO,潴留,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致血容量增多,使心室压力增大分泌BNP;此外,BNP主要经过肺循环代谢,由于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毛细血管网的毁损,导致BNP的代谢减低,亦可导致BNP水平升高。本研究通过观察25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26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结果显示,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BNP水平升高,显着高于COPD组。经过综合治疗,患者病情改善后特别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纠正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具有显着性差异,但仍明显高于COPD组。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提示脑钠肽也参与肺心病右心室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脑钠肽水平是最高的,趋缓解期下降,可以作为判断肺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其水平降低可能是患者疾病得到成功控制的有用指标 。

  因此,血浆BNP、D一二聚体、动脉血气及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检查,可以作为肺心病患者病情评估、判定治疗效果的相关参考指标。

  本文是节选自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