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指患者血管、神经病变导致下肢异常改变及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和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国内外文献报道,15%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严重者甚至会引发下肢的截肢。目前尚无明确的方法治愈糖尿病足,只能依靠临床护理加强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作者医院164例IV期的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探讨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64例患者均为Ⅳ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降糖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全面的护理措施。对照组82例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32例,年龄(45.6±3.1)岁。糖尿病病程(12.7±1.9)年,糖尿病足病程(2.6±0.5)年。其中糖尿病足已破溃患者40例,干性坏疽20例,湿性坏疽17例,混合性坏疽5例。实验组82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4例,年龄(44.8±2.5)岁。糖尿病病程(11.9±3.1)年,糖尿病足病程(2.4±0.9)年。其中糖尿病足已破溃患者42例,干性坏疽18例,湿性坏疽15例,混合性坏疽7例。
1.2 糖尿病足的分期根据Wagner分级标准,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Ⅳ期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坏疽。
1.3 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降糖治疗,控制糖尿病病程的进一步发展,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服用。另外对于病足部位采用抗感染治疗,采用广谱抗生素结合甲硝唑的方式进行治疗。
1.4 疗效判定疗效评定标准:依据Wagner分级下降,创面愈合情况及自觉症状改善状况制定综合评定标准。治愈:足部溃疡面完全愈合,临床症状基本完全消失,肢端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明显改善。有效:病变下降1~2级,创面愈合40%~80%,自觉症状(如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下肢发凉或麻木)消失或不明显。无效:治疗前后病变无改善或上升1级,创面扩大,组织坏死严重,或创面愈合<40%,自觉症状无改善或较前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两组患者的计数资料实行Y。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对照组82例患者,治愈的有34例,有效30例,无效18例,有效率达41.4%。实验组82例糖尿病足患者中,其中治愈的有6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6.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X=26.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护理
3.1 健康教育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对疾病,包括疾病的形成原因、预防措施和预后的效果等认识不足。在患者住院后应加强糖尿病和糖尿病足等相关疾病基本常识的教育,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愈的长期性,树立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提高患者的信心和耐心。同时应说服家属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相信医生的治疗,积极配合医生和护理的建议,做好自我保健和自我足部的卫生护理。
3.2 疾病护理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发生了炎症反应或感染,影响血液的供应。在治疗糖尿病足的同时应控制患者的血糖,促进血液循环。糖尿病足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每天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3.3 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糖尿病足患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但应满足几个基本原则:多吃蔬菜水果,食物中应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绝对低糖,有规律地进食,避免过饱;应注意患者热量的消耗,保持患者机体的基本热量;按时吃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3.4 创面护理根据患者糖尿病足的分期,除了危险预防感染和控制血糖外,更要做好创面护理。①每天用0.5 的活力碘消毒创面,用浸有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的纱布覆盖创面,常规包扎即可。每天换药一次,持续一周。②常规清创后,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清洗创面,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均匀涂于患处,常规包扎,每日一次,持续两周。③常规消毒后,使用无菌剪刀祛除边缘厚厚的结痂,再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清洗创面,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均匀涂于患处,常规包扎,每日一次,持续两周。④隔日清创一次,从边缘开始将长好的厚痂逐步清除,使药物与肉芽组织充分接触,持续一月,完全治愈。
3.5 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糖尿病和糖尿病足的困扰,同时面临可能截肢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容易产生恐惧、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医务人员在进行基本的疾病健康教育外,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动向,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和支持。另外,应督促患者积极服药,配合医生进行基础糖尿病的治疗,保持心情愉悦,积极地进行疾病的治疗。
3.6 皮肤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足部皮肤的护理。①选择合适的鞋袜。糖尿病足患者的鞋袜一定要舒适,透气,面料柔软,切忌穿皮鞋和高跟鞋,同时注意袜口不要过紧,以免损伤皮肤。②每晚用温水泡脚。保持脚部的干净卫生,同时防止皮肤的微小损伤。③勤做足底按摩,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④皮肤摩擦积极配合医生和护理的建议,做好自我保健和自我足部的卫生护理。
3.2 疾病护理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发生了炎症反应或感染,影响血液的供应。在治疗糖尿病足的同时应控制患者的血糖,促进血液循环。糖尿病足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每天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3.3 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糖尿病足患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但应满足几个基本原则:多吃蔬菜水果,食物中应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绝对低糖,有规律地进食,避免过饱;应注意患者热量的消耗,保持患者机体的基本热量;按时吃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3.4 创面护理根据患者糖尿病足的分期,除了危险预防感染和控制血糖外,更要做好创面护理。①每天用0.5 的活力碘消毒创面,用浸有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的纱布覆盖创面,常规包扎即可。每天换药一次,持续一周。
②常规清创后,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清洗创面,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均匀涂于患处,常规包扎,每日一次,持续两周。③常规消毒后,使用无菌剪刀祛除边缘厚厚的结痂,再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清洗创面,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均匀涂于患处,常规包扎,每日一次,持续两周。④隔日清创一次,从边缘开始将长好的厚痂逐步清除,使药物与肉芽组织充分接触,持续一月,完全治愈。
3.5 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糖尿病和糖尿病足的困扰,同时面临可能截肢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容易产生恐惧、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医务人员在进行基本的疾病健康教育外,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动向,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和支持。另外,应督促患者积极服药,配合医生进行基础糖尿病的治疗,保持心情愉悦,积极地进行疾病的治疗。
3.6 皮肤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足部皮肤的护理。①选择合适的鞋袜。糖尿病足患者的鞋袜一定要舒适,透气,面料柔软,切忌穿皮鞋和高跟鞋,同时注意袜口不要过紧,以免损伤皮肤。②每晚用温水泡脚。保持脚部的干净卫生,同时防止皮肤的微小损伤。③勤做足底按摩,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④皮肤摩擦后应及时检查伤口是否出血、出现裂口,轻微伤口应做好消毒和包扎,对于较大的伤口应及时去医院进行就医,避免更大的感染。
3.7 运动护理医务人员应结合患者的自身状况,制定合理化的运动方式,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葡糖尿的利用和消耗,锻炼方式包括散步、慢跑、太极和广场操,简单的家务劳动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在锻炼的同时,应注意足部的卫生和保护,避免损伤或感染加重糖尿病足的发展。
4 讨论糖尿病足初期发展虽然微不足道,很多医生和患者忽略治疗和护理,但是长期的延误和发展,容易引起患者截肢甚至生命危险。本研究中82例糖尿病足患者中,其中治愈的有6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6.3%。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但能够及时地避免糖尿病足对患者的影响,同时方便、经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严格控制血糖含量和餐后2h后的血糖浓度,同时也应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每天注意个人卫生,足部常做浸泡和清洗,鞋袜要舒适合脚,透气性好,同时尽可能地避免烧伤、挫伤等外伤对皮肤的损伤。敏感体质的患者应常备抗敏感药物,避免皮肤发生红肿的现象。出现糖尿病足症状的患者,应及早去就医,切勿拖延。
总之,合理有效的护理是糖尿病足患者治愈的基本保障,患者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运动、饮食和疾病预防的护理,保持耐心和信心,促进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是由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