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体实验研究基础研究中,瘢痕的在体实验主要是采用鼠、兔耳瘢痕模型,其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特点等都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人体瘢痕。中药抗瘢痕的机制主要集中在抑制瘢痕组织增生、改善局部血运、调控胶原分泌这3方面。
1.1 抑制瘢痕组织增生张艳嘲等观察黄芪治疗大耳白兔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通过减少TGF一[MmRNA水平的合成,减少TGF一8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显示黄芪注射液可能是治疗增生性瘢痕较好的药物。王利换[31等为探讨局部应用紫杉醇对兔气管机械损伤后的瘢痕形成发生抑制作用机制及安全性,采用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组,发现局部应用紫杉醇对兔气管机械损伤后的瘢痕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杨延龙[41等研究紫草素促进化疗药物渗漏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愈合的实验研究,发现紫草素组大鼠背部皮损浅红,轻度水肿,溃疡较小,且水肿消退时间较短,肿胀消退指数升高,瘢痕发生率降低而其脱落率升高。郑蓥蓥阁等将l8只新西兰白兔36只眼造模后,随将白兔分为3组,每组12只眼,给予不同剂量的汉防己甲素,术后,实验组能有效抑制滤过性手术后的炎症反应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防止滤过泡瘢痕化,提高兔眼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表明汉防己甲素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从而具有抗滤过术后瘢痕化的潜在作用。刘燕同等观察红花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及其转化生长因子TGF一1表达的影响。采用27只新西兰大白兔兔耳腹侧建立模型,以免疫组化、PCR等方法检测每块组织TGF—lmRNA 的表达。结果发现红花能促进兔耳增生性瘢痕的软化、变薄,并能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TGF一1的表达,尤以高浓度红花组明显。
1.2 改善局部血运如陈远征同等以瘢痕膏(主要成分为丹参酮、积雪苷、黄芪甙等,按一定比例加基质涂抹到兔耳上),测量瘢痕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等参数。
结果瘢痕膏组瘢痕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兔耳瘢痕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微血管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微血管形成、微循环血流有抑制作用,对增生性瘢痕有防治作用。阙华发嘲等采用大鼠模型研究复方中药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模型组创面较正常对照组难于愈合,愈合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各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低于模型组,显示四君子汤、四物汤和八珍汤补益正气,均能促进正气来复,从而推动局部气血运行,恢复气血正常运行的整体环境而促进创面愈合。四君子汤作用优于四物汤和八珍汤。四物汤组和八珍汤组创面愈合时间延长,创面新生血管的生长对于创面肉芽组织的形成、创伤的愈合,以及减少瘢痕组织的产生和减少感染的发生尤为重要。桃仁涂膜剂对改善裸鼠肥厚性瘢痕内微循环障碍有明显效果,能有效改变瘢痕的形态大小,使瘢痕中细胞外基质中胶原降解,胶原纤维吸收重新排列趋于整齐,并可调控TGF一131和CD44细胞因子从而减少瘢痕形成,提高瘢痕组织内SOD的活力,清除自由基,使增生的瘢痕组织中纤维组织降解。
1.3 调控胶原分泌 刘凯英等研究内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药对大鼠椎板切除模型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90只雌雄大鼠随机分组,结果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可减少瘢痕中成纤维细胞以及细胞内细胞器的数量,降低细胞外胶原的沉积,减少实验动物硬膜外瘢痕的形成。李斌等通过大鼠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模型,研究生肌化瘀方及其拆方对大鼠创面修复早期肉芽组织中I、Ⅲ型胶原的影响,发现在创面早期应用生肌化瘀方,以生肌药物为主,化瘀药物为辅,对于胶原代谢的分解与合成有平衡作用,特别是通过I、Ⅲ型胶原水平调控,有利于胶原的合成,减少瘢痕成,并提高创面修复质量。郑奇君 等研究姜黄素眼膏对兔实验性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瘢痕的影响,采用27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组,姜黄素组的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与对照组和基质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姜黄素眼膏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少I型胶原分泌,有效延缓滤过泡瘢痕化进程。李巍等取18只大鼠建立皮肤切除伤增生性瘢痕动物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加入黄芩提取物。在实验中观察到黄芩治疗组皮肤的愈合过程有所延长,但伤口愈合良好,黄芩甙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沉积来影响皮肤瘢痕的形成。
2 离体实验研究瘢痕的离体实验很多,但主要是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及其相关影响因子的研究。细胞模型主要有瘢痕组织离体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胶原网架三维培养等细胞模型等。其研究主要是从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胶原合成角度展开的。
2.1 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农晓琳 等研究珍珠液对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MrrI1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凋亡情况。发现珍珠液能抑制体外培养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成纤维细胞体积缩小、胞质少、密度变小,凋亡细胞多、呈棕黄色,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珍珠液的浓度越高,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越大,并诱导其凋亡。马志国等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检测二氢青蒿素作用后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情况,同时采用比色法测定caspase一3、8和9在二氢青蒿素作用后的活化情况,发现一定浓度的二氢青蒿素能够促进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并通过活化caspase~9后,再活化caspase一3,而启动凋亡程序。黄芪 有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作用机理是通过影响^y干扰素从而减少胶原合成,发挥抗粘连作用。
薛艳茹等证明硬膜外瘢痕早期的TGF一131的表达可使硬膜外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弱,胶原纤维合成减少,从而减少硬膜外瘢痕与粘连的形成。张云将不同浓度半边旗提取物5F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病理I生瘢痕成纤维细胞,通过实验证实5F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不具细胞毒性。杨楷等设计制造胆汁环境中成纤维细胞生长模型,体外培养并用参附注射液干预。结果表明参附注射液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参附注射液可能会使胆道良性瘢痕狭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轻。蜂蜜提取物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值,从而作为蜂蜜的临床疗效的佐证。农晓琳[倒等检测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原代培养建立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系,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发现青蒿素、青蒿琥酯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且呈浓度依赖性。白黎芦醇l2I1可降低成纤维细胞增殖指数并抑制瘢痕增生,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赵自然 通过检测不同浓度人参皂苷在不同作用时间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证明人参皂苷Rg3可抑制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边曦[231等实验发现氧化苦参碱可能通过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I型前胶原和纤维粘连蛋白mRNA表达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还可通过诱导成纤维细胞的MMP—lmRNA表达增加而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因而具有潜在的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作用。姜孟臣 等采用苦参碱抑制人成纤维细胞TGF一131蛋白的表达,证明其能有效地抑制人增生生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且能抑制TGF一131的细胞内合成。
2.2 抑制胶原合成陈明春等通过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研究出在一定浓度下,积雪草甙和苦参碱均能抑制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且积雪草甙的抗瘢痕作用强于苦参碱。红花也可明显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以8 m1浓度组第3天作用最为显著。朱倩 等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能促进三维培养的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收缩,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升高,胶原凝胶块的收缩指数亦增大,白藜芦醇与细胞介导的胶原凝块收缩之间有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
3 存在问题及展望目前,鼠、兔耳瘢痕模型虽然是目前较为常用的瘢痕模型,但还要考虑种属差异,其愈合过程和转归与人的皮肤创面仍存在很大差距。瘢痕基础研究中,对其形成机制尚未深入地了解,需要在此基础上严格设立对照,开展更多的研究。中医药的实验研究很多,但是很多都是类似研究,过于重复,深入的机制研究偏少。上市的新药极少而且临床疗效不佳,所以在中药现代化的大环境下,要从整体出发,考虑药物的综合作用,对不同单味中药中的药理作用明确的活性单体进行科学的药物配伍,研制出通过不同的药理作用机制、多靶点、能预防瘢痕的临床新型配方药。
本文是由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