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是一系列腹部疾病的总称,其主要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在临床上,该类疾病经常伴有其他类型的腹部不适,在外科诊断中比较常见?。同时也是一种需要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疗的临床急症,通常可分为创伤性以及非创伤性两类。本文通过研究非创伤性急腹症的螺旋CT影像表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诊治的患者117例,其中女51例,男66例,年龄8至67岁。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急性腹痛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或者间断性。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发热、黄疸、小腹和会阴抽痛及血尿等。全部患者均经CT平扫,其中15例患者另行增强扫描,后由临床治疗确认证实。
1.2 检查方法及影像分析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HispeedDXI型螺旋16层CT增强扫描时应用300 mgI/mL的碘普罗胺90 mL,注射速度2.5 mL/s,扫描的延迟时问大约在动脉期25~30 S,静脉期65~70 S。上腹部扫描范围从膈肌顶部至第四腰椎平面,层厚7 mm。下腹部扫描范围从第三腰椎至耻骨联合下缘,层厚7 mm。对局部细节观察选用层厚2.5~5 lnnl。共计上腹63例,下腹54例。无中腹。其中2例疑难病例实施全腹部扫描。扫描完成后对所得影像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分析并诊断疾病,观察时调节不同的窗位、窗宽,常用实质脏器窗:窗位40 Hu,窗宽200 Hu;腹腔积气及脂肪:窗位40 Hu,窗宽400 Hu。统计CT诊断结果,并与临床确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CT诊断符合率。
2 结 果本组117例,共检出消化道穿孑L 8例,其中胃溃疡穿孔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例;急性胆囊炎1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14例;肠梗阻2l例;阑尾炎17例,其中伴阑尾周围脓肿3例;胰腺炎20例;泌尿系结石11例,其中并发肾盂肾盏和输尿管扩张2例;腹腔异位妊娠4例。共计107例和最终确定诊断(手术证实或病理证实61例,临床治疗证实46例)符合。另外10例为阴性(CT提示未患急腹症),其中误诊5例,3例因胆总管结石呈泥沙状而被CT扫描误诊是肿瘤,2例因小肠粘连型肠梗阻含淋巴结肿大,被误诊是肠道肿瘤合并淋巴结转移。漏诊5例,包括1例因胃肠道穿孔在cT扫描时无法提示破裂处,4例经临床治疗证实为单纯胰腺炎的患者因血尿AMS在就诊时水平不高,且CT扫描患者胰腺的形态、大小和密度均正常而漏诊。本组CT检查与临床确诊的符合率为91.5% 。且排除血管性急腹症,如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肠系膜动脉栓塞等疾病。
3 讨 论临床上很多疾病在症状、化验及体格检查等多种方式表现上均无特异性。尤其是非创伤性急腹症在诊断和鉴别上依然为难点。螺旋CT具有较强的空间及密度分辨率,且具检查迅速,耗时少等优点,在临床上是一种较可靠的检查和诊断方式。对于患者腹部所发生的大多数病变能够准确定位、定性以及鉴别诊断,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3.1 消化道穿孔CT分析本组8例,其中胃溃疡穿孔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例。符合7例,符合率87.5%。1例因胃肠道穿孔在CT扫描时无法提示破裂处而漏诊。通常情况下,若消化道发生穿孔,CT检查则显示一些游离气体聚集在患者双侧膈下。若十二指肠在球部形成溃疡穿孔,则气体大多弥散在肝十二指肠韧带中,或者是胆囊窝四周 。多数穿孔病患在腹腔中游离气体较少,易和肠管中气体发生混淆,但调整CT窗宽和窗位后仔细观察,大都可明确诊断。
3.2 急性胆囊炎和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CT分析 本组26例,急性胆囊炎1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14例。
符合23例,符合率88.5%。3例胆总管结石呈现泥沙状而被CT扫描误诊是肿瘤。胆囊炎CT表现为胆囊增大,壁增厚(>4 mm)毛糙,胆囊四周有积液和囊内结石。胆管结石于肝内外各级胆管均可见。CT可表明胆管结石位置,同时可清晰显示扩张胆管,还可确认是否伴有胰腺炎等其他并发症。胆道炎CT检查时,因其单独产生或者合并有胆系结石,若可见胆道中气体则可确诊。
3.3 肠梗阻CT分析本组21例,均为肠梗阻。符合19例,符合率90.5% 。2例因小肠粘连型肠梗阻含淋巴结肿大,被误诊是肠道肿瘤合并淋巴结转移。据统计,肠梗阻为急腹症的20% 一30% ,最为常见。按病因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血运性三大类。其中机械性又可分为单纯性及绞窄性。通常此病病人肠管中有积液和积气,且显著扩张。CT扫描小肠直径大于3.0 cm,结肠直径大于5.0 cm。
能够显示扩张、萎缩肠管及移行段,肠腔中、外及肠壁情况,尤其是梗阻位置肠壁增厚情况,肠管形态,积气和积液肠袢,以及是否在肠管周围和腹腔间隙存有积液等。
3.4 阑尾炎CT分析本组17例,均为阑尾炎,符合17例,符合率100% 。阑尾炎在临床急腹症中最为常见,通常因阑尾梗阻合并相应感染而产生 。薄层扫描以及多平面重建的显示效果更好。螺旋CT可以直接显示出患者阑尾增粗和管腔扩大。增强扫描时可见患者增厚肠壁强化,以及因充满液体而扩张的管状结构。部分患者还可发现粪石呈现高密度变化,且浆膜面有模糊现象,亦可见脂肪间隙处于高密度浸润。
3.5 胰腺炎CT分析本组20例,符合20例,均为重症胰腺炎。符合率100%。但有4例经临床治疗证实为单纯胰腺炎的患者因血尿AMS在就诊时水平不高,且CT扫描患者胰腺的形态、大小和密度均正常而漏诊。因此临床对于此病的诊断,容易漏诊,需紧密结合其他检测方式加以确诊。急性胰腺炎依据病情严重情况可分为水肿型(即轻型胰腺炎),出血坏死型(即重症胰腺炎)。急性单纯性胰腺炎CT表现胰腺整体或局部增大,实质密度均匀或不均匀性降低。同时边缘羽毛型结构消失,且轮廓模糊,有液体在周围渗出。肾前筋膜增厚,增强扫描时水肿区有轻度强化,约10% ~29%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CT无阳性发现。急性重症胰腺炎CT表现胰腺增大,轮廓外突,且实质不均,可见斑片状更低密度坏死灶。胰周有大量絮状渗出,且聚为炎性肿块,或者弥散性和扩展性炎症。合并有出血时,在胰腺中可以发现斑点、斑片、片状的稍高密度影。由于胰腺供血不足,增强效应下降,而坏死区无强化,均呈现低密度。CT增强薄层扫描可显示出胰腺坏死范围,对cT分级及判断预后具有帮助。动态观察则有利于认识病情变化及转归,纠正相应治疗方案,让非手术性治疗成为可能。
3.6 泌尿系结石CT分析本组11例,符合11例,均为泌尿系结石。其中并发肾盂肾盏和输尿管扩张2例。符合率100%。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肾和输尿管相应各段的高密度结石影,以及并发输尿管扩张和肾盂积水 。泌尿系结石主要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影。输尿管者则多在生理狭窄处。如果患者并发输尿管和膀胱炎症,则可显示输尿管壁和膀胱壁有增厚毛糙现象。而肾炎患者可见肾轮廓模糊和体积增大,以及肾实质密度不均。
3.7 腹腔异位妊娠CT分析本组4例,符合4例,均为腹腔异位妊娠。符合率100% 。妊娠未破裂时CT可表现在附件区含混合型包块,内部可见到孕囊和胚胎组织影。增强扫描附件区混合型包块后有强化。若合并包块,且子宫直肠窝有斑片状高密度积血,或低密度积液影,则提示妊娠破裂。
总之,临床对各类非创伤性急腹症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时,选择螺旋CT扫描具有显著优越性,可明显减少胃肠道运动伪影,以及呼吸运动干扰,定位、定性准确、迅速、高效,误诊漏诊率低,可作为非创伤型急腹症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必须强调,对于各类非创伤性急腹症的CT诊断,一定要紧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化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才能更好的避免误诊及漏诊,提高诊断符合率。
本文是由整理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